科技田送来富民小西瓜——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孙玉东
孙玉东于1968年出生于江苏沭阳,1991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承担农业部948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10多项;主持培育西瓜品种15个,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13个,获植物新品种权品种7个;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项;编制江苏省地方标准3部,淮安市地方标准8部。本期农科有故事讲述的是致力于西甜瓜遗传育种与配套技术研究的“小糖丸”西瓜育成人——孙玉东及其团队。
西瓜是夏季最重要的水果,据FAO统计,我国西瓜栽培面积超过2000万亩,产量600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产值超2万亿元,西瓜成为增收致富的重要园艺经济作物。但是,我国西瓜虽然品种繁多,但同质化严重,普遍易裂不耐贮运、抗性差,加上栽培技术不配套,存在“西瓜种难、卖难,吃也难”的三难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孙玉东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从引进、模仿、创新到超越,在10余年时间里产出多项科研成果,培育出“好种好卖也好吃”的西瓜品种,让种瓜的人“不再打游击战”,让卖瓜的人不再为“爆炸瓜”烦恼,让吃瓜群众有更多选择性,为西瓜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谁掌握种质,谁就掌握未来”,遗传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与改良的基础。从确定研究方向开始,孙玉东及其团队就从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搜集 600 余份西瓜种质资源。万事开头难,因为在西甜瓜育种方面缺少经验和资源,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早期育成的‘淮蜜1号’、‘淮蜜2号’西瓜品种市场反响并不强烈。之后,他们沉下心,一方面仔细研究市场,分析西瓜生产实际问题和消费需求,瞄准消费变化趋势,锁定小果型高品质西瓜品种选育方向;另一方面仔细研究已有种质资源的性状,开展了大量西瓜种质资源评鉴鉴定、利用诱变等手段创制西瓜新种质的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不断创新和积累,孙玉东团队在西瓜育种领域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凸显。他们利用创制的骨干亲本,培育出‘苏梦’系列小果型西瓜品种 8 个,培育出‘苏创’系列中大果型西瓜品种5个,涵盖了花皮、黑皮、红瓤、黄瓤、无籽、高糖、高抗、耐裂、易坐果等重要性状。经专家鉴定,苏梦系列西瓜品种在抗性、耐裂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改写了国内西瓜品种版图。成果“‘苏梦’系列优质抗病耐贮运小果型西瓜品种选育与应用”获江苏省农学会科技创新二等奖。“苏梦6号”被评选为江苏省瓜类自主创新优势品种富民典型,2021年在江苏“好西(甜)瓜”品种推介会上荣获特等奖。
创新再出发,他们又在育苗、塑料大棚简约化栽培、大棚西瓜-水稻轮作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方面进行了集成创新,制定了11个配套生产技术规程,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新品种推广至甘肃、宁夏、陕西等省,累计推广面积20余万亩,市场反应热烈,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今后,孙玉东和他的团队将铭记初心,在西瓜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去践行他们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为市场提供好种好卖好吃的“三好”西瓜,给西甜瓜产业增添科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