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顶尖科技人才,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我们的专家团队在各自领域均有深厚造诣,为科技小院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教授
首席专家王晨教授荣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等科研奖励5项。撰写《葡萄分子耕田》《葡萄科学与实践300问》、《葡萄遗传育种与基因组学》、《葡萄分子生物学》等学术专著9部。授权发明专利8项,申请发明专利12项,发表技术规程2项。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人,指导博士后及访问学者6人。 获批2个江苏省科协在筹科技小院,2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建立1个江苏省棵树品种改良与种苗繁育工程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江阴】分中心,1个江阴果树种业研究中心,1个江阴葡萄智能栽培创新中心,分别组建1个中以葡萄研究中心及中印葡萄研究中心。
副院长
首席专家郭志明教授现任江苏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入选农业农村部首批“神农青年英才”等,从事食品无损检测与物联网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近年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等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2件、登记软著8件;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7篇。
首席专家房婉萍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江苏溧阳白茶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九三学社南京农业大学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茶叶学会理事,江苏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与省部级课题16项,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6部。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扬州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会长,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扬州大学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学、科研及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重大或重点课题40多项,在作物栽培耕作轻简化、精确化、机械化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毕业于德国Kiel大学。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农业部长江中下游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化学肥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获得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江苏省 “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南京农业大学“师德标兵”等称号;并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及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合科研团队负责任人。主要从事百合生物育种与栽培、生殖发育与耐热性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先后主持国际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项目30余项,作为重要成员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5项。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The Plant Journal、Plant, Cell & Environ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Horticulture Research、Molecular Horticulture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带领团队在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建有120多亩百合研究与中试基地,并在全国多地合作建成了10余个百合推广示范基地(示范点),培育了一批已产业化的百合新品种,培养研究生50多名。
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江苏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病害团队负责人,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专家和环境应急专家、市521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和海燕计划、省双创人才、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副总等。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生态和营养免疫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面对我国海洋水产病害频发的严峻形势,探讨了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等对水产动物存活、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及其生物能量学机制,建立集成的病害预警框架体系。获省致公汇智论坛一等奖1项,连云港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项,江苏省海洋渔业科技创新奖1项,范蠡水产养殖一等奖1项。
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兼任中国园艺学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期刊《Agriculture》、《植物生理学报》编委,先后入选全国林草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4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植物新品种权4个、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并参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5项。
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聚焦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研究方向。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技术横向等科研项目24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ut Microbes等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500,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5项,授权发明专利11件,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3项,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企业创新岗特聘专家。
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江苏省政府特聘教授,江苏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遗传学会青年理事,获得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育种研究”青年专项项目资助, 长期从事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与表观遗传育种工作,主要针对表观遗传因子对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调控的分子遗传机制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研究生院院长 二级教授
吴小俊老师,江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科研院院长, 从事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完成包括国防 973 子课题、IEEE 智慧城市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
教授 栽桑室主任
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蚕业研究所栽桑研究室主任,韩国公州国立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及江苏省遗传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桑树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及果桑研究。现主持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子项目、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广西 2023 年“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