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国斌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 863 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参与培育国家级新品种(配套系)2个,参编著作5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3项,制定江苏省畜禽资源地方标准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PNAS》上发表高影响论文一篇。
科技小院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小院学生:5名常驻学生参与育种、营养、智慧养殖等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3人获省级创新竞赛奖项。科技新农人:累计培训本土技术骨干50人,带动周边乡镇技术升级。“土专家”培养:联合扬州大学开展“田间课堂”,选拔10名养殖能手成为技术推广员,辐射服务50余户农户。
近三年来,江苏省(沭阳)肉鸭科技小院积极投身各类科普活动,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不懈努力。
在农技协联合行动中,小院与多方紧密协作,将最新肉鸭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知识等传递给养殖户。例如,与沭阳众客种禽有限公司合作,依托其国家水禽核心育种场的资源,向农民普及 “益扬 1 号” 肉鸭配套系的选育成果及养殖要点,助力养殖户提升养殖效益。
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里,小院科技人员深入乡村,为农民带来实用的肉鸭养殖技术培训。通过现场示范、答疑解惑,让农民直观了解科学养殖方法,如合理的饲料配比、养殖环境优化等,切实解决农民在养殖过程中的难题。
农村科普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小院组织开展肉鸭养殖科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养殖知识,还发放科普资料,让农民能随时查阅学习。同时,利用乡村集市等契机,设置科普展板,展示肉鸭养殖新成果、新模式,吸引众多农民驻足了解。
在各类帮扶活动中,小院针对贫困养殖户开展一对一帮扶。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指导,从鸭苗选择、养殖管理到销售渠道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帮助贫困养殖户掌握科学养殖技术,实现脱贫增收。
通过这些科普活动,沭阳肉鸭科技小院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科学素质,推动了肉鸭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了科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