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专家苗晋锋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分会常务理事,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理事,江苏省畜牧兽医基础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新疆兵团塔里木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控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等职。
长期从事(1)动物病原感染机制及其免疫代谢调控;(2)疾病预警及其综合防控;(3)生物制品过程技术(如培养基优化、细胞改造、免疫增强剂及制造工艺等);(4)免疫代谢调控剂及功能性添加剂等方面研究。主持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100多篇。2018年入选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
小院汇聚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团队,他们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专家们以项目为依托,带领学生深入肉鸡养殖一线,从鸡舍的环境调控、饲料的科学配比,到疾病的精准防控,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细致的讲解与指导。在这里,学生们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小院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学生参与到肉鸡养殖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项目中,通过实践锻炼科研能力。例如,在探索新型环保养殖模式时,学生们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再利用方案。这种跨学科的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小院还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邀请行业内的知名学者、企业技术骨干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交流,学生们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明确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同时,小院与当地的肉鸡养殖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行业,成为推动肉鸡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科技小院将目光聚焦于鸡舍环境控制的智能化。传统鸡舍环境调节主要依赖养殖户的经验判断,精准度不足,容易导致鸡群生长环境不稳定。小院引入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利用各类高精度传感器,对鸡舍内的温度、湿度以及氨气浓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数据超出适宜范围,系统就会自动触发相应设备。以炎热的夏季为例,当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过高,通风和水帘降温设备便会迅速启动,将鸡舍温度稳定在28℃左右,为鸡群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有效降低发病率。
饲料投喂环节,小院带来了自动精准投喂的新技术。以往人工投喂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还难以保证每只鸡都能获得合适的饲料量。如今,自动喂料系统通过料塔和绞龙,将饲料精准输送到鸡舍各处。并且,能依据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确调控投喂量,显著降低料肉比,在提升养殖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
疫病防控是肉鸡养殖的重中之重。小院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起疫病智能预警模型。该模型通过持续收集鸡群的采食、饮水和活动量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一旦发现鸡群行为或生理指标出现异常波动,如采食量突然下降、活动减少等,便能提前预警疫病风险,让养殖户有足够时间采取防控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为了让这些新技术更好地被农民接受和运用,连云肉鸡科技小院采用了丰富多样的科普方式。设立示范鸡舍,让养殖户能够实地参观体验新技术带来的成效;定期邀请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举办培训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养殖知识与管理经验;制作科普手册和教学视频,方便养殖户随时查阅学习,详细了解新技术的操作要点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