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大闸蟹科技小院
机构基本信息
科技小院全称
江苏省(宝应)大闸蟹科技小院
成立时间
202411
依托单位类型
龙头企业
所在位置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通湖路46号
技术带头人
首席专家信息
姓名
孟庆国
职称/职务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领域
河蟹病害
在科技小院日常工作相关情况
1、开展河蟹病原调查、重要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和分子免疫学等方面相关研究,掌握病原发病机制与防控策略,建立病原快速诊断技术,对河蟹常见病原进行检测,防治病原感染与传播。 2、在基地科学实验,掌握河蟹投苗条件、投苗规格、投苗密度、养殖期间各项水质指标检测与调控、轮捕规格、上市时间、池塘预处理等,形成成熟可推广的养殖模式,对宝应地区养殖户进行培训与推广,提高池塘生产效率。 3、在基地开展河蟹与名特鱼种套养模式研究实验,掌握各养殖品种生物学特性、养殖基本需求、放苗时间、放苗规格、放苗密度、养殖期间各项水质指标检测与调控、轮捕规格、上市时间、池塘预处理等,形成成熟可推广的河蟹与名特鱼种套养模式,对宝应地区养殖户进行培训与推广,提高池塘生产效率。
首席专家简介

孟庆国,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主要从事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和水生动物免疫学研究。以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等各种甲壳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研究甲壳动物其他病害的致病机制、检测技术和防治方法。

产业服务
推广品种或技术
河蟹选育,河蟹疾病防控,河蟹生长发育监控
核心技术成果
团队曾经与江苏水仙实业公司一起合作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等奖项。专家团队主持的江苏省河蟹健康养殖科技志愿服务队获评中国水产学会2024年度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队;获得2024年江苏省水产学会渔业科技创新奖成果推广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各一项。
技术创新点
动植物疫病防控
典型服务案例
2024年11月22日举办的“河蟹主要病害及防控”专题讲座为例,宝应大闸蟹科技小院联合县农业农村局,邀请了近70名水产养殖企业技术员、渔药经营店技术负责人参加。讲座采取理论培训、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深入讲解了河蟹病害防治技术,并与参会人员就河蟹养殖新模式、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吸引了众多养殖户的关注。讲座上,孟庆国教授不仅详细讲解了病害的成因、症状及预防措施,还现场演示了病害诊断和治疗技术,让养殖户受益匪浅。同时,科技小院还建立了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养殖户随时咨询问题、分享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人才培育

科技小院院长杨官政,南京师范大学水产专业2023级研究生,在科技小院中负责益生菌的使用;

樊洋志为南京师范大学水产专业2023级研究生,在科技小院中负责纳米金属消毒剂的使用;

严欣茹为南京师范大学渔业发展专业2023级研究生,在科技小院中负责投入品毒性和降解菌的实验;

于振宇为南京师范大学水产专业2024级研究生,在科技小院中负责纳米金属-抗生素的使用;

颜晶为南京师范大学水产专业2024级研究生,在科技小院中负责河蟹养殖实验;

王小清为南京师范大学渔业发展专业2024级研究生,在科技小院中负责中草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科普

2022年举办“渔药投入品规范使用交流会”、“春季疾病防控技术暨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普查技术培训”、“如何选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和选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技术培训班”、“饲料投喂技术及注意事项培训班”、“高温季节蟹塘水草维护技术培训”等活动,共培训182人次。2023年开展西安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现场开展惠民活动、新农人建设新农村观摩活动、“越冬鱼种、成鱼大批量死亡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技术培训、池塘养殖尾水检测技术技术培训班、“鲫鱼鳃出血、大红鳃病防治新举措”技术培训、“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高温天气蟹塘管理方法培训会等技术培训活动,共培训366人次。2024年开展了“越冬综合征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培训”、“精养池塘测水调控养殖技术培训”、“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培训班”等技术培训活动,培训235人次。

;;
关于我们
科技小院惠农平台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联系方式
电话:02586670787
邮箱:jskxnj@163.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