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东,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江苏省政府特聘教授,江苏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遗传学会青年理事,获得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育种研究”青年专项项目资助, 长期从事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与表观遗传育种工作,主要针对表观遗传因子对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调控的分子遗传机制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科技小院自成立以来,扬州大学园艺学博士一年级研究生陈超妍开展了黄瓜抗蚜虫种质资源评价和挖掘黄瓜抗蚜虫主效基因和解析黄瓜抗蚜分析机制并通过遗传转化体系创制抗蚜新品种的试验工作;扬州大学园艺学硕士二年级研究生张晨进行了解析黄瓜抗蚜表观遗传跨代遗传的分子机制工作;扬州大学农艺与种业硕士一年级研究生刘成、曹原、李丹、姚媛分别进行了解析黄瓜抗蚜物理性状方面的分析机制、提升黄瓜遗传转化体系效率的分子机制、黄瓜抗蚜免疫防御反应的分子机制和育种应用以及黄瓜抗枯萎病的分子机制等工作;同时并进行了实地观察和调查,收集黄瓜种质资源表型差异,解决病虫害具体问题。来自巴基斯坦的国际“新农人”留学生Rahat Sharif,将创新育种产品引入自己的祖国,经过精心的包装和推广,这些独特的农产品凭借优异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外国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科技新农人杨培文积极学习现代农业新技术,并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周围的农户,直接带动了3000余人的就业,间接为30000余人提供了发展机会,为家乡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河南省濮阳市庆祖镇、甘肃省酒泉市泉湖镇,开展了近百次知识普及活动,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带给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农民,开展了农民培训会170余场,培训农民900余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200余人,并精心引进了功能性水果黄瓜“玉秀2号”。通过不懈努力与推广坐果剂技术,在河南盘活了30000亩荒地,年产新鲜黄瓜高达16.8万吨;在甘肃成功盘活了10000亩荒地,提高了当地的农业产量,并有助于生态修复。同时,组织了140次线下定期回访,确保每一项举措都能落到实处,真正为农民带来实惠,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推动当地农业向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