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从事蔬菜遗传育种、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以及蔬菜产业技术推广相关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江苏省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等科研项目近 20项。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农业科学科技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成果奖 5 项。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获得品种鉴定及新品种授权 7 个。近五年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培育出的新品种在省内外广泛推广应用。
科技小院管理人员冯玉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省级农业科技项目10项、主持市级科技项目4项,授权专利14项,参与著作1本。入选江苏省第七期333工程人才第三层次培养计划、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第二导师、徐州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老师。荣获全国百优保供先锋、江苏省苏农匠、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者、徐州市创新型企业家、徐州市青年农民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
小院工作人员范思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学士。乡村振兴技艺师。江苏省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邳州市新联合副会长。国家级农民田间学校邳州分校校长、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主编、江苏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邳州推广示范基地主任、江苏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徐州市职业院校创业导师。工作期间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进修。主持省级农业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农业项目1项,省级农业项目8项。持有专利15项,发表论文5篇。其编写制作的黄瓜嫁接育苗技术教材纳入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教材。被评为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好青年、徐州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徐州市十佳农民、徐州市优秀工会工作者、最美邳州人、邳州市青年榜样等荣誉称号。
通过讲座、课堂、田间教学等多种形式,面向广大农户全面普及蔬菜培育相关技术,小院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75余次,受训人次22000余人。开展科普讲座40次,组织科技下乡服务16次。重点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骨干农民。每年基地主动与本市教育机构联合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向青少年学生普及农业相关知识。让学生走进田园,亲自参与育苗、播种、采摘等过程。普及农业相关科普知识。年度开展科普宣传活动100天,受益群众1600人,其中面向青少年500人次,每年基地与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联合开展劳技教学实践活动,对特殊教育中心的同学开展了蔬菜培育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了学生对蔬菜培育、农作物安全生产、农残检测等知识的普及,活动得到了同学们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每年基地与邳州市各镇农技中心共同组织,对各镇60名农户进行大蒜栽培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发放明白纸300份,发放有机肥30吨。活动提高了农户大蒜栽培技术水平以及对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的必要性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