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林下经济科技小院
机构基本信息
科技小院全称
江苏省(溧阳)林下经济科技小院
成立时间
202402
依托单位类型
国有农业公司
所在位置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上兴镇余巷村
技术带头人
首席专家信息
姓名
朱福远
职称/职务
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专业领域
林木遗传育种
在科技小院日常工作相关情况
暂无信息
首席专家简介
产业服务
推广品种或技术
牛肝菌等菌类林下种植及推广,乌饭树的林下种植及推广,一种石蒜叶鞘诱导试管小鳞茎的试管苗的快繁方法及应用
核心技术成果
一种石蒜叶鞘诱导试管小鳞茎的试管苗的快繁方法及应用(ZL202310218191.8):该技术用石蒜叶鞘切成段进行增殖培养,加强了对外植体的利用效率,扩大石蒜属植物外植体的选择范围,为野生植物保护和石蒜生物碱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一种从石蒜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加兰他敏的方法(CN:202410554781.2),一种利用UV-B诱导并提高石蒜中生物碱含量的方法(CN:2023102223450):以上技术实现了从生物碱含量提升到后期生物碱提取的方法,有力保障了石蒜生物碱的产业化。
乌饭树人工育苗技术(探索中)
技术创新点
品种改良种植/养殖模式创新
典型服务案例
问题背景:溧阳市拥有林地50.79万亩,但曹山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区域存在林下空间利用率低、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当地丘林山区传统种植模式单一,亟需探索高效复合型林下经济路径,以激活资源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解决方案:科技小院联合企业与南京林业大学,创新“林药、林菌、林花+林木套种”立体模式。一是通过土地流转建成50亩核心基地,推行“公司+村委+农户”合作,以示范种植、加工营销带动农户参与;二是构建“1+2+N”产研体系,联合高校与企业攻关石蒜良种繁育、灵芝高效栽培等关键技术,延伸产业链。同步开展技术培训、品牌推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实施效果:一是提升林地效益,带动就业增收。复合种植使亩产效益提升30%,固定及季节性用工超50人,农户通过流转、务工年均增收5000元。二是生态与经济双赢。林下种植优化了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打造出药材观光基地等生态景观,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破解产业化难题,选育高附加值品种,推动石蒜、乌饭树、牛肝菌等产品市场化,为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经验。
人才培育

小院以科技促进产业融合,2024年以来,公司与村集体协商,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了50余亩核心种植基地。通过优化公司+村委+农户+基地等合作模式,开展适宜林下经济种植的花卉、中药材、木本粮油的种植示范,加工、文创等引导。通过国有企业龙头带动,拓展品牌营销、农文旅融合的路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让农户不仅通过林地流转、劳务收入等渠道增收致富,并且人人参与科学种植,成为田间地头的土秀才,小院建设至今也培育了一大批热爱农村的学生。

农村科普

科技小院成立来,溧阳林下经济科技小院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作用,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3场,惠及农民群众300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民科学素质。

在农技推广方面,联合上兴镇农村工作局开展"科技助农"系列活动2场,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10项实用技术,建立科技示范田50亩,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亩均增产15%以上。

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开展科普巡展1次,发放技术资料200余份。创新开展"科技夜校"活动,利用农闲时间举办专题讲座,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余人次。

通过持续努力,小院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科技意识明显提升,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科普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科技动力。

;;
关于我们
科技小院惠农平台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联系方式
电话:02586670787
邮箱:jskxnj@163.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