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红香芋科技小院
机构基本信息
科技小院全称
江苏省(金坛)红香芋科技小院
成立时间
202411
依托单位类型
专业合作社
所在位置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建昌集镇迪庄村沿河北路22号
技术带头人
首席专家信息
姓名
吴震
职称/职务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正高
专业领域
蔬菜栽培与生物技术
在科技小院日常工作相关情况
暂无信息
首席专家简介
产业服务
推广品种或技术
建昌红香芋,品种更新复壮,种苗脱毒快繁
核心技术成果
品种改良与脱毒技术。科技小院通过传统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技术结合,选育出高产、抗病、耐储的红香芋新品种。该品种较传统品种增产 15%-20%,芋形更均匀(椭圆形、子芋分布规整),表皮红色素含量提升 20%,口感保持软糯香甜的特色219。2025年已在核心基地试种50亩,计划 2025 年完成省级品种认定并推广。
机械化与设施农业。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采摘,实现整地、施肥、覆膜一体化,效率提升 5 倍,人工成本降低 60%。
农民增收。科技小院带动芋农亩均收入从不足 3000 元提升至 1 万元以上,,辐射周边 5000 余亩种植基地。
技术创新点
品种改良数字农业应用农机装备研发
典型服务案例
技术服务案列一:在人口老龄化率突破 28% 的背景下,建昌红香芋科技小院创新实施 "全程机械化 + 智慧农业" 服务模式,投资 50万元引进智能化农机设备(含播种机、无人机等 18 台套),为社员提供从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的全流程机械化服务。2024年累计服务人数超1500人次,户均节省人工成本 1.2 万元,作业效率提升5倍。 技术服务案例二:针对种芋质量差、选留技术不规范等问题,科技小院实施 "五年一轮" 种芋脱毒更新计划。科技小院建成大规模扩繁基地,2024 年繁育核心脱毒种芋 15.3 万个,原种芋繁殖田单产达 2053.2 公斤/亩,较普通种植增产 43%,商品芋率提升至 91.1%。研究表明,脱毒原种芋一般可以使用 3—5 年,供应给种植户使用,种植户自留种芋 3—5 年后再进行下一轮健康种芋更新。按照目前既定的计划,利用 3 年时间,将建昌圩地区的 3500 亩红香芋生产基地用种全部更新一次。
人才培育

一、科技小院入驻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5名、指导老师6名参与种芋脱毒、机械化种植等技术攻关。

二、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建立 “省级农民田间学校”,推广 “三级扩繁体系”,指导农户科学留种、轮作换茬,使脱毒种芋覆盖率从 30% 提升至 70%。

三、推行 结对帮扶模式,开展 “流动技术驿站” 服务。

农村科普

科技小院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科普为抓手,以科普基地和科技园建设为载体,为农户提供农资、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协助提供农业信贷等服务。积极参与中国农技协、 省科协所开展的交流观摩活动。如: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2022年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理想信念教育培训、2023年江苏省科协“十大”代表专题培训、2023 年全国科普日和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技协联合行动等等、每年带领红香芋种植户前往山东、太仓、靖江、溧阳、石泉、济南等多数地区参观学习。同时已连续11年每年资助5-6名困难学子每人2000元助学金;在周边敬老院开展“送红香芋送温暖”活动;对于个困难户,每年给予3000-5000元帮扶款,疫情期间,为金坛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金坛航道管理处工作人员送去总价值15000元左右的八宝粥、方便面、风味香芋面等物资。与常州市儿童福利院共建,组织冬日送温暖,慰问困难儿童家庭。八一建军节,连续两年慰问武警东岗支队,每年慰问金2万元。此外,为少数民族种植户实行“三优先一提高”政策,“一提高”即提高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2元,每亩可增加500-600元的收入。与当地经济薄弱村井庄村“挂钩”帮扶,开展消费扶贫,实行村级增收。

与学校共建,每年组织游学观摩活动不低于5次,从红香芋科普知识到香芋文化,结合实地参观,向学生传播建昌红香芋的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

;;
关于我们
科技小院惠农平台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联系方式
电话:02586670787
邮箱:jskxnj@163.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