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星鸿,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连云港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连云港市三八红旗手、校优秀教师、校三育人先进个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授权专利2项,参编教材1部,获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创新奖三等奖、连云港自然科学科技成果奖二等奖、连云港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江苏省(赣榆)水产种苗科技小院是建立在江苏赣榆水质检控科技小院的基础上。江苏赣榆水质检控科技小院于2024年5月获批为江苏海洋大学校级科技小院,已入驻研究生5名,包含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2名、水产专业研究生1名、海洋科学专业研究生2名。开展了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及小棚养殖等不同养殖方式的养殖水体的水质检测及调控研究工作,开发了鱼、虾蟹、贝多物种立体生态健康混养模式,并对重金属、双酚A等常见污染物对养殖对象的毒性效应以及鳗弧菌等常见病原菌对养殖对象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评估其生态风险,为绿色水产健康养殖及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数据基础。已驻点研究生具体分工如下: 王亚东,渔业发展专业,分工:益生菌对养殖水体及生物影响研究; 王思婕,海洋科学专业,分工:工厂化养殖水体水质检测及调控; 李百玉,水产专业,分工:小棚养殖水体水质检测及调控; 席晨宵,海洋科学专业,分工:重金属对养殖水体及生物影响研究; 叶冠然,渔业发展专业,分工:池塘养殖水体水质检测及调控。 研究生在驻点期间有工作日志,并已将部分日志上传至全国科技小院服务管理平台。 近年来,连云港赣榆正大水产苗种有限公司与江苏海洋大学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其中已毕业8名,6名在读,3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校优秀硕士论文,具体如下: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19届朱晓莹;2020届孟霄;2021届甘宏涛、姚海洋;2022届刘统昊;2023届丁子媛;2024届刘顺、亓鲁。 优秀硕士论文:朱晓莹“环境胁迫对单环刺螠生理生化及抗逆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孟霄“单环刺螠繁殖生物学和人工苗种繁育技术研究”;刘顺“六价铬对单环刺螠的毒性效应”。
目前科技小院开展了单环刺螠和矛尾复鰕虎鱼人工育苗技术、鱼虾蟹贝立体生态混养模式的示范推广工作,并对连云港市赣榆区养殖户开办了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技术科普讲座,培训1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