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乐,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水产动物种质资源与种苗工程领域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农业生物育种重大、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基础重大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0余项,主持培育水产新品种4个,参与培育水产新品种4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余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30余名,博士研究生34名。出版《草鱼种质资源研究》、《池塘养鱼学》、《淡水珍珠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中国外来水生动植物》、《水族动物育种学》、《珍珠与珍珠文化》等教材与著作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农业农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3、6)、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一等奖(1、1)等科技奖励。领衔的淡水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创新团队荣获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2022年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63584位,2023年入选爱思唯尔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
科技小院目前共有 5 名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研究生入驻,5 人都是攻读渔业发展专业学位。周一飞、王欣月和杨建楠,他们的研究更侧重于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吴讳和陆昊,他们的学习更注重实践应用和产业发展。这种组合为科技小院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人才基础,有利于开展全面的水产养殖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2021 年开始,由公司主持、上海海洋大学技术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支持的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草鱼新品种“沪苏 1 号”选育(项目编号:JBGS139) 获得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资助;2023 年,由上海海洋大学主持的国家生物育种重大专项项目“优质速生鱼新品种设计与培育项目”中“饲料高效利用新品质创制”课题落户公司,这 2 个项目均依托草鱼科技小院实施。草鱼科技小院在成功获得草鱼“沪苏 1 号”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开 展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技术研发,将良种推广到江苏全省、乃至全国主要产区,重点在广东、湖北、江西、湖南、广西、安徽等草鱼主产区示范推广。草鱼科技小院将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把 2023 年、2024 年二年基因编辑的草鱼养殖好,并进一步对基因编辑的草鱼进行鉴别分捡等工作,培育草鱼优秀种质。草鱼科技小院还将开展新品种草鱼的抗病和耐盐碱试验,旨在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品种,降低养殖风险,拓展养殖区域。在草鱼新品种基础上,开展无-少肌间刺品系的培育,致力于提高草鱼的食用价值,满足消费者需求,继续开展培育抗病性和耐粗饲料性新种质开发,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