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智慧农业科技小院
机构基本信息
科技小院全称
江苏省(响水)智慧农业科技小院
成立时间
202411
依托单位类型
政府机构
所在位置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南河镇昌盛村
技术带头人
首席专家信息
姓名
孙成明
职称/职务
扬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院长
专业领域
智慧农业
在科技小院日常工作相关情况
1、提供智慧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专家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他们运用先进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田中部署各类传感器,实时精准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含量、气象条件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态势等关键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灌溉、施肥方案,实现精准农业生产。 2、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扬大专家团队紧密围绕西兰花、鲜食玉米等当地主导产业,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此外,还定期组织农户进行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种植大户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合作共建,打造研究生工作站。扬州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专家团队与江苏响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紧密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也为科技小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作站整合了高校的科研资源和地方的产业资源,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同时,研究生们还积极参与科技小院的技术服务和培训工作,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农户,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席专家简介

孙成明,1973年6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扬州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科研方面在作物生长模型、稻麦生长监测以及农业物联网设计与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以及其他各级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并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      

产业服务
推广品种或技术
南粳5718
核心技术成果
(1)一种作物群体的株高测算方法和系统(专利号:ZL202311324535.X),该技术为水稻、玉米种植过程中实现作物生长监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一种基于时序的作物生长监测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专利号:CN118583788A)该技术采用先进的时序监测方法,可以高效、精准地监测水稻、玉米和西兰花这三大产业作物地生物量动态变化情况。与传统方法相比,这项技术更加精准,借助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避免了单个时间节点测量的局限性。
技术创新点
品种改良、数字农业应用
典型服务案例
推广小拱棚西兰花: 受市场峰值和气候变化影响,在西兰花种植过程中,摸索出小拱棚新型种植方式。种植过程中,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方便水肥管理,保障西兰花生长。种植时间介于大棚与露天种植之间,一般定植时间在每年的二三月份,根据品种的不同,大约70天左右即可采摘上市,有效填补了春季西兰花种植的空档期,拉长了春季西兰花的上市周期。
人才培育

扬州大学农学院专家团队,开发智慧农业课程,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机会,培养研究生3名,在西兰花、水稻等生产合作项目中,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新农人培养成效显著,已培育出20余名新农人。他们掌握先进农业技术与理念,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中崭露头角。

“土专家”“田秀才”培养方面,成功培养出15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 。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通过培训掌握了科学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自家农田产量显著提高,还经常为邻里乡亲提供技术指导。

农村科普

农技协联合行动:小院组织专家团队与农技人员,开展农技协联合行动10余次。为大地九丰、万银食品等农业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与县农业农村局、西兰花协会合作开展农民技术培训500多人次,

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举办集中服务活动4场。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培训等形式;

农村科普文化活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现场观摩会3次,展示农业科技成果、新型农业机械等,参观人数达2000人次;

;;
关于我们
科技小院惠农平台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联系方式
电话:02586670787
邮箱:jskxnj@163.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