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晴,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扬州大学土壤健康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包括:耕地资源利用与保育,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废弃物绿色处理与资源化领域,高产作物-土壤协调管理等。 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全国“母亲河奖——绿色项目奖”等。获得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扬州大学“最美扬大教师”、扬州大学“高尚师德奖教金”、扬州大学继续教育“培训名师”等荣誉。创办“土壤医院”,服务乡村振兴,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技报”、“中国环境报”等媒体报道。
培养基层农技骨干人员2名,青年教师2名,分别晋升教授和副教授,培养研究生4名,其中2名毕业研究生,培养本科生1名。
开展科普培训2次,培训种植大户与农技人员50人次。培训内容覆盖土壤障碍系统诊断与中和治理、土壤营养诊断与科学施肥等。受到广大种植户和生产经营主体的充分肯定与欢迎。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与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实践能力显著提升。通过跟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种植大户、普通农户的交流,强化了在校大学生的“三农”情怀。通过技术帮扶与培训观摩,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种植大户、普通农户科学种田的水平与主动性,各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模式的推广进程明显加快,效果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