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团队发表SCI论文20多篇,其中在molecules、J. Food Sci.等杂志发表土鳖虫、壁虎、蝉蜕等动物药相关文章多篇。申请和授权专利12余项。团队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食品工业协会二等奖各一项。团队负责人担任“科创中原”中药生产加工与质量控制产学研协作创新基地副主任,“科创中国”伏牛山-大别山区特色中药农业产业服务团团长,河南省药食同源重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负责人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家,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专家。
近年来,科技小院与多家高校深度对接,10余名研究生以土元为题材进行课题研究,已有1名博士、2名硕士踏上工作岗位,先后发表软著4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3项。科技小院注重新农人培养,目前培养新农人10余名,其中镇江市优秀新农人1名,江苏省优秀头雁学员1名,江苏省乡村振兴技艺师1名,镇江工匠1名,丹阳市女大学生创业导师1名。近年来,科技小院与多家高校深度对接,10余名研究生以土元为题材进行课题研究,已有1名博士、2名硕士踏上工作岗位,先后发表软著4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3项。科技小院注重新农人培养,目前培养新农人10余名,其中镇江市优秀新农人1名,江苏省优秀头雁学员1名,江苏省乡村振兴技艺师1名,镇江工匠1名,丹阳市女大学生创业导师1名。
1. 举办土元养殖培训,助力社员增收:合作社与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科普技术团队。每年开展 5 次以上技术培训、2 次科普讲座,参培超 300 人次。针对土元干品黄曲霉素和灰分超标难题,与南农合作攻克,制定养殖操作规程,社员养殖技术显著提升,干品合格率达 100%。“丹皇新星” 土元成为药企首选,社员比非社员增收 30% 以上。
2. 联合学校开展科普实践:土元养殖是皇塘镇特色产业,合作社与多所学校合作,开展系列科普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看、听、尝、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土元循环生态养殖链,并开展知识抢答等竞赛活动。合作社还与部分学校签订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协议,成为高校研究生科普实践基地,拓宽学生视野。
3.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合作社从高校和社员中选拔人员,组建 17 人的科普宣传队伍,通过外出考察、集中培训等提升其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养殖技术宣传和培训。
4.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科普宣传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向社员及周边养户提供土元养殖技术、市场信息,近年发布信息 1200 余条,印发宣传材料 2600 余份,服务范围辐射多地。本合作社借助 “镇江市科普惠农服务站” 等多个宣传平台,大力开展科普宣传与科技培训,服务农民与学生,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