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晓芳,女,副教授,博士。2011年1月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学位。主持结题省级课题1项、横向课题4项。主要参与国基2项,苏北计划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期刊论文20篇,其中1篇中文核心,是水产领域的权威期刊,15篇SCI,2篇二区。
1、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下,进院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其中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志辉的学位论文荣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充分体现了工作站在高层次应用型水产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2、孙进阳同学负责虾肝肠胞虫干扰实验,主要探究虾肝肠胞虫EHP对脊尾白虾子一代个体存活率、生长性状、免疫酶活力的影响,根据脊尾白虾感染虾肝肠胞虫后的存活情况,筛选抗性个体,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脊尾白虾抗性和易感个体,筛选潜在的功能基因,为脊尾白虾抗虾肝肠胞虫新品系选育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3、祁俊杰同学主要负责凡纳滨对虾和脊尾白虾的健康养殖,探究了环境因子包括溶解氧、温度、盐度和pH值对脊尾白虾的影响。重点探究了低溶解氧对脊尾白虾雌雄个体的影响,包括生长性状、存活率、生理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及低氧响应功能基因等。本研究课题首次探究虾类不同性别对溶解氧的响应差异,为脊尾白虾耐低氧新品系的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自虾蟹科技小院自成立以来,依托江苏海洋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力量,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
一是积极科技“三下乡”活动 虾蟹科技小院积极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农村,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例如,2024年联合市农业推广中心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温暖”活动,走访56家养殖主体,举办塘口讲堂42期,指导科学用药、水质调控及生态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此外,2023年年江苏海洋大学调研团曾赴该公司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学生参与养殖池清洗、病害防治等实践,并交流无公害养殖理念。
二是参与农村科普文化推广 小院结合当地养殖需求,定期举办技术培训会,向渔民普及虾蟹健康养殖、病害防控等知识。例如,2023年连云港市海洋渔业发展中心党员服务队联合该公司,为养殖户提供水质检测、疫病防控指导,并发放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避免违禁药物使用。此外,小院还通过示范养殖池展示生态养殖技术,如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帮助养殖户转变传统高密度养殖观念。
三是产业帮扶与科技助农 小院依托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如日本对虾高密度养殖技术、短蛸全生活史养殖技术等,直接惠及当地渔民。2024年,其推广的中国对虾“黄海3号”养殖技术使亩产增效达2万元,并通过示范推广带动周边养殖户增收。2025年,短蛸繁育技术获国家专利,并建成养殖实验基地,为渔民提供优质苗种和技术支持。
四是科学素质提升工程 小院注重培养本土人才,累计接待10多名博士、硕士及数百名本科生实习实训,同时为养殖户提供长期技术培训,提升其科学养殖能力。此外,通过增殖放流活动(如魁蚶、梭子蟹等),增强渔民生态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未来,虾蟹科技小院将继续深化科普服务,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